智恩寺
景致如畫的智恩寺為禪宗佛寺,位置鄰近風光秀麗的天橋立 (日本三景之一)。天橋立由橫亙海上的 3.2 公里沙洲所構成,覆滿蒼鬱松林,形似飛龍盤旋,遠眺宛如天梯。自古以來,智恩寺就是知名的觀光景點,寺內許多歷史悠久的建築與文物,吸引不少信徒來訪。
智恩寺的確切起源時間並無明確記載,相傳可一路追溯至諸神開天闢地之時。醍醐天皇於西元 904 年賜名天橋山智恩寺。寺廟的主尊為文殊菩薩,是日本最著名三大菩薩之一,許多信徒前來祈求考試順利或學業有成。
每逢 7 月 24 日,智恩寺即以船祭紀念文殊菩薩,夜晚的寺院裡燈火通明,莊嚴的誦經聲悠揚迴響。春天則會舉辦花祭,文殊堂會以絢麗花卉裝飾文殊堂,慶祝釋迦牟尼的聖誕日。自由穿梭於寺內的可愛貓咪聲名在外,也令許多遊客聞風而至。
重要文化財木雕文殊菩薩與脅侍善財童子、優填王像
智恩寺的主尊是文殊菩薩,寺中也能見到這位智慧化身從印度遠赴中國宏法的風采。文殊菩薩騎乘獅子,左右脅侍分別為優填王與善財童子,善財童子手持象徵智慧的經書盒,而優填王則牽引著獅子。
這尊佛像可追溯回鎌倉時代 (1185-1333),佛像上精緻的彩色裝飾、頭上高豎的髮髻、柔軟靈活的姿態,都是鎌倉後期的藝術風格。
重要文化財鐵湯船 (浴桶)
作為手水缽 (洗手盆) 留存至今的鐵湯船,原先的用途其實是浴桶,桶身最初於西元 1290 年煉鑄完成,鎌倉時代 (1185–1333) 供興法寺使用,後來移往智恩寺。鐵湯船出自鑄鐵匠山河貞清之手,儘管浴桶體積龐大,鐵質的桶壁卻相當纖薄,可見其手藝技巧之精湛。
重要文化財雙層多寶塔
上層為圓柱形的雙層塔建築,屋頂採帳篷式設計,頂部則是螺旋狀的舍利塔,這種建築物被稱作多寶塔。丹後地區的室町時代 (1336-1573) 建築,時至今日也只有智恩寺的多寶塔仍舊聳立。中央供奉的毘盧遮那佛 (大日如來) 是密宗真言宗的根本佛,也被視為宇宙的象徵。塔頂採用古老的薄木板重疊工法,層層交錯,屋簷微微彎曲,展現優雅的姿態。
重要文化財鑼
根據銘文記載,這座銅鑼鑄於西元 1322 年,原為韓國一座佛寺所製,展現了日本丹後地區與朝鮮半島之間的貿易往來。銅鑼的設計,與日本寺廟中傳統的鱷口鑼相似,但外觀上仍有些微差異,例如採用三個吊環懸掛,並在邊緣飾以蓮花瓣與唐草紋等圖案。